首页

国产女王圣水调奴

时间:2025-05-30 03:00:31 作者:少先队这所“大学校”有哪些蜕变? 浏览量:90639

  中新网重庆9月12日电 (钟旖 张旭) “未来的长江文明将持续发展,可以继续跟黄河文明交相辉映,奠定中华文明的强大的基础。”12日,在重庆召开的2023长江文明论坛上,著名历史地理学家、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如是说。

  当天,围绕论坛“宅兹中国:长江文明探源”专题,葛剑雄对黄河长江交相辉映的中华文明发展作出相关阐释。

图为2023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召开,著名历史地理学家、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发表演讲。中新网记者 陈超 摄

  “大河与人类文明有着密切关系。”葛剑雄表示,在世界各国中,只有中国是自古以来就完整拥有长江、黄河两条世界级大河的国度。黄河、长江都处于北温带,在以往气候变迁中都适合人类生存发展。

  黄河流域拥有大面积的可耕农田,小麦约在4000年前传入中国,为国家形成了巨大的、稳定的农业基础,使得文明进程得以加速,能够始终稳定发展。长江流域尽管1万年前就已经开始栽种水稻,并且适合各种经济作物,但是它有平原、丘陵、湖沼,地形多样,在工具落后的情况下,开发受到很大制约。后来,随着长江流域各方面条件的改善,加之黄河流域战火频仍,黄河流域人口大批南迁,为长江流域输送了大量人才,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。

  葛剑雄提到,到了唐宋之际,经济、文化的重心逐渐南移,长江流域已从早期的被中原人视为蛮荒之地的地方,逐步变成了人间的天堂。在北宋,有了“苏常熟,天下足”的谚语,后又有“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”的说法,说明长江下游、江南地区在人文、自然各方面都达到适宜人类居住发展的环境。

  葛剑雄强调,历史上,黄河、长江是交相辉映的,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,都是中华文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条件。

  谈及“长江的未来”,葛剑雄认为,应从天时、地利、人和角度加以分析。比如地利方面,对科技、人文、信息、金融、商贸、高新产业、全球人流而言,内陆和内陆城市未必是劣势。长江经济带的命脉在长江及其支流,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

  葛剑雄还特别提到,要充分关注人力资源对于文明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性,做到未雨绸缪。(完)

【编辑:张燕玲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日本大学生在蜀汉遗风中踏梦寻三国

东方美学与法式浪漫相融合的应援快闪活动也在同时进行。绢纱装置将古诗词的魅力“书写”在巴黎的每个角落。用千年前的诗词,应援今日的盛会,这场别具一格的中国风巡礼让现场的观众眼前一亮,也让巴黎耳目一新。

农业农村部:近一年来各地累计检查各类水生野生动物栖息地2.4万处次

这是一幅温馨而感人的画面。领袖与人民的对话,如拉家常般亲切自然、轻松惬意。总书记对“三农”工作的关怀、对农民的深情,洋溢在这一问一答间,感动了在场所有人。

月圆,梦圆,心愿能圆! “圆梦行动”圆梦进行时

7月3日至10月7日,“千年万念:陈世英半世纪珠宝艺术”展览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,展出《悟禅知翠》《王者归来》等200余件艺术杰作,是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陈世英个人艺术展。

2024世界沙滩排球职业巡回赛青岛站落幕 中国组合包揽女子冠亚军

三方积极评价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丰硕成果,将推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同欧亚经济联盟以及东盟地区发展战略对接,打造更多合作增长点,为区域一体化进程注入新动能。

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对申通快递进行安全生产行政约谈

“我来自福建,将汉传佛教在澳大利亚发扬光大,这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。”般若法师一边引领记者参观,一边介绍,“尽管佛教传入澳大利亚的历史尚浅,但其发展迅速;尤其随着亚洲移民的增多,已成为当地第二大宗教。西方人士信奉佛教的趋势也日益增加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